“只有把知识和才华献给祖国最需要的地方,这样的人生才最有价值。”今年9月,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2022级硕士新生张云飞,秉承父亲张国旗遗志,成为学校“张国旗班”的一员,立志加入新时代生态环保铁军。
开学第一天,他就来到“四重门”打卡。摆成“之”字形的4块印度红长石,铭刻着地大历经南迁办学、四次更名,始终坚守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的教育使命。
培育地球科学特色一流人才
学校党委书记黄晓玫回顾70年发展历程:“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必须坚持扎根中国大地办教育,培养地球科学特色一流人才,不断闯出一条地球科学领域国际一流大学建设之路。”
21世纪初,地大提出“建成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”的长远办学目标,扎实推进211工程建设、985平台建设和“双一流”建设,在人才培养上锻造了“品德高尚、基础厚实、专业精深、知行合一”的标尺。
“培养一流人才,为祖国和人民是首要的。”国家教学名师龚一鸣教授强调,“品德高尚”是地大人才培养的头条标准,教师不但要“教好书”更要“育好人”,让学生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党和国家事业之中。
赵新雅是地大原创话剧《大地之光》中李四光先生的第一任扮演者。2015年本科毕业后,他毅然奔赴新疆地矿局工作。他说:“我不能只是扮演李四光,更要热爱祖国、学习本领、担当大任,做真正的‘李四光’。”建校70年来,地大毕业生接续奔赴西部,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绽放青春光彩。
“学生有了创新能力,教育才谈得上一流。”黄晓玫说。近年来,地大先后成立李四光学院、C2科教战略联盟、高等研究院、未来技术学院,不断创新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。
学生的课堂不应只是在教室里,更应该在祖国的大好河山中。地大坚守“知行合一”育人特色,建立了北戴河、周口店、秭归、巴东等实习基地,每年超过5000人在基地实习实践。在野外,学生不但掌握了实践真知,而且磨炼了意志,厚植了家国情怀。
建校70年来,地大弘扬“艰苦朴素 求真务实”校训精神,瞄准深地、深海、深空核心技术难题,领回200毫克嫦娥五号首批月球样品,服务国家探月工程;参与大陆科学钻探工程,践行“向地球深部进军”重大战略使命;找油气、找关键金属矿产,参与发现内蒙古大营铀矿,助力国家能源资源保护开发;12人24次登顶珠峰,坚持把登山与科考有机结合,形成了上天、入地、下海、登极的创新研究格局。
把饱含人民情怀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
“我们研究地球,就是为了人类更好的生活。当前全球面临资源安全、生态环境、气候变化、自然灾害等问题,一流人才必须具备建设地球美好未来的信念和能力。”中国地质大学(武汉)校长王焰新介绍,2019年地大面向全球发布《美丽中国 宜居地球:迈向2030》,致力于培养行业领军人才,为推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做出独特贡献。
建校70年来,地大坚持把实验室搬到环境最艰苦的地方,把一篇篇饱含人民情怀的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,把爱国情、报国志融入国家科技创新的伟大事业中。
近日,浙江长兴煤山“金钉子”剖面入选世界地质遗产地名录。而将这枚“金钉子”钉在中国的,正是“全国最美教师”殷鸿福院士。
“要想达到国际一流,必须要有中国特色。”在殷鸿福的记忆中,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送来了科学的春天,地大一次性被授予10份奖状,有28项重大科技成果获大会奖励。他备受鼓舞,二十年如一日把基础研究的冷板凳坐热,取得了载入科学史册的学术成果。
如何“创建有中国特色的地球生物学”?殷鸿福的弟子谢树成院士接棒研究,他重点抢攻地质微生物研究领域,带领团队依靠独特分子式和同位素水平进行探索,取得了系列创新性研究,中国因而被国际著名学者誉为“发展地球生物学的一支国际领导力量”。
唐辉明教授研究地质灾害预测与防治已有30多年。“我国是全世界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国家,别人可以研究滑坡,中国必须研究滑坡。”在他的带领下,地大五代师生扎根湖北巴东地质灾害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,希望能像预报天气一样预报滑坡地质灾害。
“三峡大坝治疗的是洪灾等‘急症’,我们还需要防治生态退化等‘慢性病’,助力长江流域健康发展。”今年66岁的李长安教授,是地大20年两次长江源大学生科考的总策划人。据他回忆,地大南迁武汉办学近50年来,围绕长江生态治理和生态科普开展了系列工作。
为贯彻“共抓大保护,不搞大开发”理念,地大2017年启动“地学长江计划”,5年来高质量成果不断涌现;2022年成立长江流域碳中和产业技术创新中心,召开长江经济带“碳达峰”和“碳中和”研讨交流会,编制全国首个高校碳中和规划,发挥高校独特优势助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。
“我国磷化工产业主要聚集在长江中上游,如何实现磷石膏产业绿色发展,是关乎长江大保护成败的‘卡脖子’难题。”王焰新介绍,地大周俊、舒杼团队10多年自主研发新技术,把磷石膏“变废为宝”制备成高强度石膏板。
“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,一群人可以为国家做些事情,一代人接着一代人干,就会汇聚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力量。”黄晓玫说,地大将更加主动服务国家战略、服务行业和区域发展,坚持瞄准“卡脖子”难题,力争实现更多“0到1”突破,为美丽中国建设贡献地大智慧和地大力量。
(光明日报记者 夏静 张锐 通讯员 魏海勇 徐燕)